公主 (东亚)

公主 (东亚)

主条目:中国公主列表

先秦时期和秦朝

编辑

黄帝时代至商朝为止,有关于君王女儿的封号及制度皆不明。周朝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周王室为姬姓,因此周天子之女被称作王姬[4],但这不是正式的封号,仅是称谓,因为其他和周室同姓的诸侯国,亦称女子为某姬。

周天子将女儿下嫁诸侯之时并不亲自主持婚礼,而是叫同姓的诸侯负责主持婚礼。王姬的婚礼由姬姓诸侯中的公、侯,如鲁、晋等国国君主持婚仪;《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此乃后世公主的词源。之后东周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其女亦称公主(亦称君主),但周天子之女仍称王姬。秦灭周后,王姬之名遂废。

秦国延续周朝传统风俗,女子皆称姓;而由于秦国公室为嬴姓,因此秦国王族女子称为“某嬴”,如怀嬴、文嬴等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后,对于君王之女的称呼或封号不详,但北宋司马光所编写的《资治通鉴》中,称秦始皇之女为公主[5]。

两汉和新朝

编辑

西汉初期,皇女和宗女的册封、晋封、待遇逐渐形成制度,皇女称公主,诸王之女称翁主(或称“王主”)[6]。同时,由于史料的缺乏,对公主的境遇很难有全面的了解。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女儿被称为鲁元公主。“鲁元”二字做何解,未有定论。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秩律》有“李公主申徒公主荣公主傅主家丞秩各三百石”的记载,整理小组认为是“李公主申徒公主荣公主傅【公】主”(李公主、申屠公主、荣公主、傅公主)。有认为她们分别是李姓、申屠姓、荣姓、傅姓的刘邦或汉惠帝刘盈妾室所生的女儿[7]。这是以“从母姓”的方式,对公主进行区分。但此时,如何册封公主,仍不可知。公主的食邑又称汤沐邑。鲁元公主的食邑有数城,她的异母长兄齐王刘肥的封地则有七十余城[8],两者相距甚远。

到了汉文帝时,史书对皇女有更多的记载,亦可知此后对公主的册封已较为规范。从汉文帝嫡长女刘嫖起,公主的封号通常是“某某公主”,“某某”即“某某县”,可能是她们食邑所在的县,这体现了正式的册封程序。以刘嫖为例,她的封号是馆陶公主,馆陶即馆陶县。汉文帝时,刘嫖为公主。在其弟汉景帝登基后,则为长公主。到了她的侄子汉武帝时,又晋大长公主。但由于史料缺乏,仅知诸公主中有尊宠者,可加号为长公主(简称长主)或大长公主(简称大主),是否形成定制则不得而知。此时,公主的丈夫大多是列侯,因此公主会随丈夫的封号改称。如汉景帝女儿阳信公主,在下嫁平阳侯曹时后又称平阳公主。同时,由于公主非世袭的爵位,因此会有相同封号的公主。如两位不同时代的馆陶公主——刘嫖和刘施。有时,她们的封号也会与列侯重复,如阳信公主和阳信侯刘中意。

王莽建新朝后,废公主位号,改皇女封号为室主,并封嫡长女孝平皇后为黄皇室主,但王莽另两女王晔、王捷,则依序被封为“睦脩任”、“睦逮任”[9]。

东汉以后,翁主一号不复见。东汉皇女以县名为封号,称县公主,简称县主,仪服同列侯[10],诸王之女以乡、亭之名为封号,称乡公主或亭公主,简称乡主、亭主[11]。此外,和西汉相同,诸公主中有尊宠者,可加号为长公主,仪服相当于各刘姓藩王,高于县公主[12],多封于皇帝的姐妹。

魏晋南北朝

编辑

明代仇英《千秋绝艳图》中的陈朝乐昌公主

三国时期,由于《三国志》仅有人物纪传而无志书、体制等记载,史料缺损严重,未能确定各国体制。曹魏大致沿用东汉仪制,如有平原懿公主、德阳乡主、升迁亭公主等等,并封汉献帝女刘曼为安乐郡公主(未详是否魏文帝外甥女)。东吴公主则冠以夫姓称呼,如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三女孙鲁育分别冠以夫姓全姓和朱姓,分别称为“全公主”和“朱公主”。但三国的皇女或皇姊妹未必全部皆封公主,如魏文帝曹丕三位曾为汉献帝刘协后妃的妹妹曹宪、曹节、曹华,在曹丕称帝、刘协降为山阳公后,只封为山阳公夫人。孙权两位姐姐以及妹妹孙夫人皆没有被封为公主的纪录。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女儿亦不知有否封公主。

晋朝时,帝女仍称公主,但改以郡名为封号,称郡公主,简称郡主;诸王之女封县主,此时县主已成定称,不得再称县公主[13]。

南北朝时仍以公主为皇女位号,但亦有非皇女封公主者。如元魏就有多位宗室女封公主,如琅邪公主、兰陵公主、河南公主。南梁、隋朝皇子藩王之女也封公主。陈朝亦有宗室女封公主,如信义公主。北周宗室的外姓养女也可以封公主。公主以郡名或县名为封号。

唐朝

编辑

唐朝文成公主塑像

唐朝制度,帝姑母为大长公主、帝姊妹为长公主、帝女为公主,皇太子之女封郡主,亲王女封县主[14],郡王女封乡主,宗室女封亭主,但此时郡主、乡主等号,皆已定名,不得再称郡公主、县公主、亭公主、乡公主。

除皇女外,还有一些非皇女甚至非皇室的外姓和亲公主封公主,如宗室女文成公主。

宋朝

编辑

宋朝制度,姑祖母为两国大长公主、帝姑母为大长公主、帝姐妹为长公主、帝女为公主。除帝姑母外,皆以美名二字为封号,婚后改以国名为封号。

北宋宋徽宗于政和三年(1113年),应大臣蔡京之奏,仿周朝制度改皇女号为帝姬,同时将封号从国名改为喻意吉祥的嘉名,如柔福帝姬。同时改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郡君改封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县君改封室人、安人、孺人,后室人又改宜人。但皆不另起封号。北宋亡后,帝姬、宗姬、族姬等号遂废,但淑人等七号至后世仍存,成为官员妻子的封号。[15]

辽金元

编辑

辽朝皇女封号不定,可以是公主、郡主、县主。

金朝皇女为县公主,并以县名为封号,如东汉故事[16]。亲王女为县主[17],但不得称县公主。

元朝时期,皇女、诸王之女皆称公主。[18]

明朝

编辑

明朝制度,皇姑母为大长公主、皇姊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皆授以金印宝册。夫婿称驸马都尉、赐诰命[19]。礼仪、冠服、车驾仪仗与亲王妃、亲王世子妃相同。

亲王女为郡主。郡王女则为县主。郡主、县主夫婿称仪宾。[20]

清朝

编辑

后金时期,朝仪粗备,皇女与宗女皆称为格格。自清太宗一朝开始,以公主为皇女封号。清朝初期仍有部分生母地位较低的皇女被封为县君、乡君,甚至有皇女直到死去未曾得任何封号,是制度不严谨的结果。清世祖入关后,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制订皇女、宗女封号如下:

皇帝嫡女为固伦公主、庶女为和硕公主。亲王嫡女为郡主、庶女为郡君。世子、郡王嫡女为县主、庶女为县君[21]。

相关推荐

猪股投资入门(一):养殖模式介绍 看到很多猪股相关帖子的讨论中,一些球友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我暂时也没搜到一篇完整的教新手入门猪股投资的文章,所以撰写此系...
做愛怎麼插進去的
beat365体育官网

做愛怎麼插進去的

📅 07-28 👁️ 2641
写出无数爆款歌曲的高进,为何被骂“算不上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