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提问:会计术语“计提”是什么意思?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计提”不仅是一个会计专业术语,它还代表了一种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每项具体的会计处理都有理论基础。
一、“计提”的含义
从字面上来说,“计提”意味着计算和提取。在会计核算的语境下,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仅记录数据、未进行支付”,即指将计算出的数据及其影响进行记录,但尚未实际支付的会计处理行为。这种账务处理行为,有时候也描述为预提、确认、确定、计算或分配等。
二、计提的理论依据
“计提”这一会计操作的理论基础源自于会计核算基础之一的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有两个: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种基础对会计处理的要求各不相同。权责发生制的核心在于“权利与责任”,即当期应归属的收入,即便尚未收到款项,也应计入当期收入;当期应归属的成本费用,即便尚未支付,也应计入当期成本或费用。而收付实现制则侧重于“实际收付”,不论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属于哪个会计期间,只有在实际发生收款或付款时,才确认为收入或成本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基础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于“计提”来说,它同样根植于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中。
接下来,通过两个小例题,比较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会计处理上的简单差异及其影响。
【例1】企业1月付采购商品100万元,按照双方合同约定3月份付款。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
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此项业务付款的义务产生于1月份,付款于3月份,所以其账务处理为:
权责发生制的账务处理
1月份
借:库存商品100
贷:应付账款100
3月份
借:应付账款100
贷:银行存款100
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此项业务真正付款于3月份,1月份不作账务处理,等到3月份才作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100万元
从例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库存商品”的入账时间点上存在差异。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当付款义务产生时,成本即被计入,并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这一过程亦可称为“计提”。相对地,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有在实际支付款项时,成本才会被记录。
【例2】承例1的采购数据,如果企业于1月31日将采购的商品全部售出,价款120万元,收入已实现,尚未收款,款项在4月份收取。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
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此项业务收款的权利产生于1月份,收款于4月份,所以其账务处理为:
权责发生制的账务处理
1月份
借:应收账款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库存商品100
3月份
借:银行存款120
贷:应收账款120
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此项业务真正收款于4月份,1月份不作账务处理,等到4月份才作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12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万元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万元
贷:库存商品100万元
从例2可以看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主营业务收入”入账的时间点有影响。按照权责发生制,收款权利发生时计收入,而按照收付实现制,真正收款时才计收入。
将例1与例2进行合并比较。
在权责发生制下,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的全貌得以展现,不仅揭示了收入和成本费用实际发生的时间点,还体现了收款和付款的时间点。此制度确保了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匹配,并且能够合理地评估经营业绩,真实且完整地反映了财务数据。
在收付实现制下,企业仅在实际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时才进行会计记录,这导致经济活动的发生无法得到及时反映。此外,该制度仅记录收付款情况,无法全面展示经济活动的全貌,也无法实现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有效配比,从而影响了销售、采购等业务绩效的准确评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
上述例题1和例题2展示了权责发生制中“权利”和“责任”的具体体现。本文探讨的“计提”概念,主要关注的是“责任”方面,即义务的确认时机和确认方式。
一般的计提规则是:企业在确认一项成本费用的同时,也确认相应的负债。
常见的计提举例:
1.计提职工薪酬等
①月末确认当月工资费用: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按部门归属)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未付金额)
②下月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
关于职工薪酬在月末的计提处理,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职工因职务和雇佣关系而产生的实际工作时间,为企业的薪酬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计提折旧/摊销等
①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月分摊成本费用: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按用途归属)
贷: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对于折旧和摊销的计提,能够较合理的反映出资产预期经济利益的消耗方式,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资产的使用和维护。
3.计提税费等
①月末计算当期应缴税费:
借:税金及附加等
贷:应交税费
②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等
计提税费等能够体现出企业经营需要承担相关税金所发生的会计期间,确保企业依法纳税,避免因税务问题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会计核算中“计提”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它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计提职工薪酬、折旧/摊销,还是计提税费等,都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计提”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